这篇短文主要关注我们处理的一起与健身房相关的诉讼案件。希望能够帮助热爱健身的你远离可能的陷阱。即使你不幸被困,你也可以尝试尽可能优雅地摆脱陷阱。
01
健身常规
去年7月,我们接到一个与健身房相关的案例。客户孟女士热爱运动,原是金鸡鸟健身房的会员。金鸡鸟关门后,大鸟健身房接手,继续为孟女士提供健身服务。
健身时,大鸟健身房胡友教练非常主动、热情地指导孟女士。胡教练表示,由于孟女士身体发育存在问题,如果想矫正体型,建议报名参加价值1.6万元的“儿童体能私人培训班”。
签约后,胡教练展现出了销售冠军的特质,在销售之路上继续快速进步。胡教练说道:“下个月,体育馆里有一场比赛,这段时间我们已经熟悉了,你对我的服务也很满意。你能帮我一个忙吗?再报名参加一场比赛吧。” 23800元,等我成绩提高了,我就退课了。”孟女士拒绝了教练的推销,因为她没有那么多钱。胡教练有些不情愿:“没钱没关系,可以贷款。我帮你办张信用卡,课程费用就从信用卡里付。你给我这张卡,我帮你还每月的贷款。”出于自我的善意和对教练的信任,孟女士咬牙报名了格斗班。
没过多久,胡教练又故伎重演,以1.94万元的价格出售拉伸课。这次孟女士一开始还是不愿意报名。胡教练开始教钓鱼等基本操作,疯狂洗脑,给孟女士带来精神压力。无法承受教练的精神压力,孟女士报名了课程,但费用是通过信用卡支付的。教练的伎俩又被施展了几次。最终,孟女士发现自己总共向健身房支付了7.64万元的学费。
果不其然,胡教练没有兑现承诺,成为销售冠军后没有向孟女士退还课程费用,也没有帮助孟女士还清信用卡。信用卡也出现逾期,最终所有信用卡贷款和逾期利息均由孟女士自己还清。
此后,胡教练似乎不太好联系,也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教导孟小姐,开启了无限期的线下模式。孟女士联系了健身房的负责人。经过多次沟通,健身房表示愿意提供除解决问题外的一切支持。本案中,孟女士找到我们,希望通过诉讼要求健身房退还剩余的课程费、押金、押金,以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。
02
法院判决
南京市江北新区人民法院向大鸟健身房提出起诉后,依法受理此案。庭审过程中,法院主要关注以下两个争议问题:一、孟女士是否有权解除合同?二、如果合同终止,需要退还多少课程费用?
大鸟健身房的法律主张如下:第一,孟女士与健身房签订的健身服务合同合法有效,应当遵守。健身房正常运营,可以为孟女士提供健身服务。健身房不存在违约行为。现在孟女士要求解除合同是基于其自身原因,属于单方违约行为。其次,即使合同终止,孟女士仍将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。根据双方签订的《私教合同》相关规定,会员因自身原因要求提前解除合同的,自合同签订之日起超过15日后,会员要求退款的签订合同后,需支付30%的违约金。因此,孟女士的退款中将扣除30%的课程费用。
针对大鸟健身房看似合理的抗辩,我们代表孟女士出具如下法律意见书:
首先,孟女士与健身房签订的私教合同属于服务合同,且服务合同具有很强的个人性质。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八十条规定,非货币债务标的物不适宜强制履行或者履行费用过高的,对方当事人不能请求履行。本案中的服务合同是一种非货币性的债权债务关系,这种关系以信任为基础。目前双方已经失去信任基础,不适合强制履行。应允许孟女士选择是否继续接受服务,即孟女士有权解除合同。
其次,30%违约金条款属于格式条款,应当无效。根据民法典第496条的规定,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未履行提醒或者说明义务,致使对方无法注意或者理解与其有重要利害关系的条款的,另一方可以主张该条款不成为合同。内容。本案中,合同背面的所有条款均由健身房单方面印制制作。现有证据并不反映双方就合同条款进行过任何谈判。健身房也没有履行任何提醒或解释义务。因此,扣除30%违约金的条款是免除被告责任、限制原告主要权利的格式条款。根据民法典第四百九十六条、第四百九十七条的规定,该条款无效。
第三,健身房教练明知孟女士没有消费能力,仍以借用信用卡的方式欺骗原告预付费用,将孟女士陷入其精心设计的消费陷阱中。当孟女士最初拒绝报名上课时,教练采用被动减速、疯狂洗脑等措施,对孟女士施加精神压力,迫使她报名上课。这种行为不仅完全违背行业道德,也严重侵犯了孟女士作为消费者的基本权益。为防止消费者权益继续受到侵害,孟女士有权终止服务合同,并要求退还剩余课程费用、押金、保证金。
最终,南京市江北新区人民法院接受了我们的代理。扣除孟女士已消费的课程费用后,法院判决大鸟健身房返还孟女士的课程费用(含押金、押金)66338.5元。大鸟健身房不服一审判决,提起上诉。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驳回上诉,维持原判。目前,判决书已发生法律效力。
03
律师的建议
(一)学会识别营销言辞,保持理性态度
健身是一件有益身心的好事,但一定要量入为出,根据自己的健身意愿和消费能力,理性选择适合自己的健身服务。不要相信教练的话。不排除部分健身房和教练出于成绩考虑,疯狂诱导会员报名、买课。
他们可能会指导你完成某些训练动作,然后询问你是否感到疼痛或不适,然后指出你身体的某些“缺陷”。想要改正“缺陷”,就需要报名参加培训班,这样才能最终实现销售。课程目的。这有点类似于本山叔叔的经典小品《卖拐杖》。看得出来,范伟本来腰腿不疼,只是走路的时候有风。本山叔叔让他走几步,做一些脑筋急转弯,他突然被骗成“一瘸一拐”。这还没有结束。 《卖绑架》之后,就是《卖车》,套路接二连三。
因此,健身者必须心中有数,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。当教练告诉你你有身体缺陷时,不要盲目相信。如果实在不确定,可以咨询专业医生。
你还需要记住一个账户,不要报名太多的课程或收取过高的押金。如果您报名了这么多课程,您可能没有时间完成所有课程。如今,健身房的生命周期已经不是很长了。许多健身房在课程结束之前就破产了。
然而,一些无良健身房并不关心这些,只是不断地推荐会员购买,而不管会员是否真的需要这些课程。正如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法官向大鸟健身律师询问的那样:“考虑到会员还要上班,他们能完成这么多课程吗?会员需要高频次训练才能完成吗?”这么激烈的运动,队员们受伤了不能训练吗?而且我听不懂你们的课,是小孩子还是未成年人?
最后,如果在你明确因缺乏财力而拒绝报课后,教练却继续推销,甚至开始建议你用信用卡透支消费,那么这个教练的动机显然是不好的就是引诱你进入消费陷阱。你应该远离这个教练。 ,您可以向健身房报告更换教练。
(二)增强权利意识,明确法律关系
在健身房报名私人训练课程时,有些健身房不会签订书面服务合同。我们建议会员坚持与健身房签订书面合同,以便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。尤其是当双方后期履行合同出现问题时,可以更好地判断为会员提供服务的主体是谁?
本案中,大鸟健身虽然与孟女士签订了书面合同,但盖章为“大鸟健身鸟巢广场店”印章,而非该公司公章。该店不属于民事诉讼法意义上的主体资格,诉状中的被告应该是该店背后的公司。如果热爱健身的你,遇到像孟女士这样的情况,不知道该告谁?建议您登录美团、大众点评等网络平台,搜索店铺,点击查看资质证书,以便查询营业执照。注册公司名称在营业执照上。这家公司才是应该被起诉的公司。
在签订合同之前,请务必查看合同条款。如果您看到违约金条款以及取消课程需要支付多少违约金,请小心。此类条款本质上是一种限制消费者权利的不平等条款。如果该条款不是特别粗体或特殊字体,或者健身房没有提醒会员注意该条款,如本案,法院一般会认定该条款为标准条款,不会予以适用。有效的。但如果看到违约金条款是黑体粗体、有特殊字体、有下划线,或者有其他足以引起合同对方注意的形式,那么在签署前一定要三思而后行。法院很可能认为对方已经履行了提醒和确定条款的义务。高效的。
(三)积极采取措施,包括向有关部门投诉或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
如果遇到健身房违规经营,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情况,当你想退课时,千万不能犹豫、拖延。您可以到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消费者协会投诉。相关部门的协调和压力会导致与健身房的调解。
如果投诉手段不起作用,可以及时去法院起诉。经营健身房的公司注册资本普遍不是很高,自身财务状况也参差不齐。如果起诉速度慢,即使胜诉,也很有可能没有财产可供执行。很多企业都会选择找一个游手好闲、不谙世事的“外面的专家”来担任自己的法定代表人。因此,如果财产无法执行,法院可以下达高消费限制令,并列入失信人员名单。诸如此类的措施只会对“专家”实施。 “专家”超出了红尘,自然不在乎。公司实际控制人未受到任何纪律处分,也无意履行法律义务。总之就是两个字,快点!
注:出于对客户隐私的尊重和保护,本文中孟女士、大鸟健身房等均为化名。
关于作者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本站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xpml120.com/html/tiyuwenda/964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