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主页 > 知识问答
  • 小班下学期角色游戏计划:培养幼儿角色意识与语言交往能力

    3.鼓励孩子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游戏并提出规定。 (1)孩子们选择自己的角色,老师相信每个人都能演好。 (2)当角色分配出现问题时,可以采用“石头、剪刀、布”或轮流的方法来解决。 (3)游戏时应爱护玩具,小心搬运。 4、教师重点观察幼儿简单角色职责的表现,必要时进行提醒或参与游戏和指导。 5. 让孩子评价哪个角色最适合这个游戏的主题。第二次引导: 1、情景表演《我和妈妈去逛街》引导孩子学会和同伴一起玩合作游戏。 2、鼓励孩子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游戏,并启发孩子谈论:你想和谁一起玩? 3.制定规则:坚持自己在游戏中的立场。 4、对于儿童游戏,教师重点引导孩子学会与同伴合作游戏。 5、评价:引导孩子说说今天和谁一起玩?第三次引导: 1、老师以“客人”的身份介绍:“今天,我想到娃娃屋做客”,并引导孩子们说说如何招待客人。 2.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游戏主题。 3、教师参与儿童游戏,重点观察“娃娃屋”里的孩子们如何礼貌待客。 4、采用重现评价的方式,让玩“娃娃屋”的孩子说说他们是如何招待客人的。第四个指导: 1、提供玩具,激发孩子的游戏兴趣。 2.启发幼儿谈论:娃娃家族的“哥哥”和“妹妹”如何充当妈妈的小帮手? 3、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游戏主题,老师帮助协调角色。 4.儿童游戏。教师作为角色参与游戏,启发孩子的发展情节。

    篮球比赛互动小游戏_篮球游戏打比赛_小朋友篮球比赛游戏规则

    第五次引导: 1、出示“玩具哭了”挂图,让孩子说说:玩具为什么哭?该怎么办? 2.提出规则: (1)不与同伴争夺玩具。 (2)玩完玩具后帮助老师收拾干净。 3、在幼儿游戏中,教师重点观察幼儿对玩具的使用情况,及时帮助幼儿解决玩具纠纷。 4、采用模拟评价:组织幼儿参观玩具整理的游戏。第二阶段:四月预定游戏主题:娃娃屋、菜市场、银行、交警、加油站、公交车 1、游戏目的: 1、学习如何在游戏中交流,遵守游戏规则。 2、培养孩子爱惜玩具等良好品德。 3、开发游戏中“三轻”的游戏套路。 2.游戏准备:玩具屋玩具、市场玩具、宝箱。新增:银行玩具:柜台窗口、钱箱、取款卡、钱。三、游戏引导: 第一引导: 1、以“妈妈没钱买钱,怎么办?”引入“银行”主题。 2. 启发孩子说“玩银行需要什么材料?” 3、引导孩子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话题。 4、在儿童游戏中,教师重点观察儿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主题,帮助儿童解决角色纠纷。 5.评价:表扬在游戏中懂得忍耐的孩子。第二个指导: 1、鉴于上一场游戏音量较大,规定孩子在游戏过程中应安静地与同伴互动。 2、鼓励孩子根据自己的意愿提出游戏主题,说说自己想玩什么游戏、想扮演什么角色。 3、幼儿游戏时,教师重点观察幼儿遵守常规的情况,及时提醒幼儿小声说话。

    4.根据比赛情况进行总结。第三指导:1、情景表演,老师扮演“银行”工作人员,孩子扮演“顾客”收钱,学会使用礼貌用语。 2.提出规则:在游戏中使用礼貌用语与同伴互动。 3、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主题进行游戏,教师重点观察幼儿使用礼貌用语的情况。 4.表扬在游戏中对他人有礼貌的孩子。第四个指导:1、引入“玩具找不到家”,规定孩子玩完后要把玩具放回指定地方。 2、孩子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游戏主题,老师帮助解决角色纠纷。 3、在儿童游戏中,教师重点观察儿童的互动,引导儿童学习“收钱”的简单程序。 4、以“玩具找到家”的形式表扬认真收好玩具的孩子。第五个引导: 1.启发孩子谈论:“你今天喜欢玩什么游戏?你扮演什么角色?” 2.提出规则:不准争夺玩具。 3、幼儿游戏时,教师重点观察幼儿执行简单任务的情况,并提醒个别幼儿坚守岗位。 4. 以表扬的形式评论你把玩具收起来的情况。第六条指导: 1、根据上一场比赛的情况提出规定:比赛期间坚守岗位,不得擅自离开;做到“三轻”; 2.鼓励孩子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游戏主题,并学会在老师的帮助下解决纠纷。 3、幼儿游戏时,教师重点观察幼儿是否坚守岗位,并及时进行指导。 4.表扬游戏中能坚守岗位的孩子。第三阶段:5月预定主题:玩具屋、菜市场、银行、交警、加油站、公交车 1、游戏目的: 1、愿意参加角色扮演活动,并在活动中表现出快乐的情绪。

    篮球比赛互动小游戏_篮球游戏打比赛_小朋友篮球比赛游戏规则

    2.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参与游戏,清楚地了解自己所扮演的角色。 3、不断培养孩子讲究卫生、礼貌待人、爱惜玩具的良好道德行为。二、游戏准备: 1. 材料准备:玩具屋玩具、市场玩具、银行玩具、百宝箱 1)交警玩具:警察局、警察帽、红绿灯 2)加油站玩具:电脑加油机、加油枪、煤气收集器 钱桌 3)公交车玩具:方向盘、前端、钱包、钱袋、椅子等。 2、知识和经验准备:带孩子参观中班家长的角色扮演,丰富孩子的知识和经验。经验。三、游戏指导: 第一指导: 1、引导孩子以“带宝宝去奶奶家,但路很远,怎么办?”为题,想出一个新的“公交车”主题。 2.问:您坐过公交车吗?你是怎么上下车的? 3、老师根据孩子们的回答总结游戏规则: 4、老师以乘客的身份平行介入游戏,并进行示范。 5.评估孩子是否遵守新的游戏规则。第二个指导: 1、介绍自编的故事“小刚坐车去参加篮球比赛,车还没停就跳下车,摔断了腿”。教育幼儿要等到车停下来才下车。 2、组织幼儿讨论:乘车时还应采取哪些安全措施? (例如:不要将手和头伸出车窗外。手应握住把手或前排座椅靠背等) 3. 为列车员提供口哨或铃声,以便在乘客到达时向乘客发出信号在车站。 4.鼓励孩子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主题和角色。 5、表扬有能力的列车员和关注列车安全的孩子们。

    第三个指导: 1、表扬上一场比赛中认真扮演自己的角色、很好地完成简单职责的孩子,并鼓励大家向他们学习。 2.了解孩子们对这个游戏的愿望。 3、组织孩子们讨论儿童游戏中很多人等着轮流当警察的现象,并提高发言的声音: 1)如果很多人想当警察怎么办? 2)游戏中说话要注意什么? (例如:轻声、礼貌等) 4、教师参加交警游戏,以队长身份带领队员进行训练,推动游戏情节的发展。 5. 评估儿童解决角色分配冲突的能力。第四次指导: 1、引入情景表演《搬到新家》,引导孩子如何把玩具和用品摆放整齐。 2、提出游戏规则:玩具要小心搬运,玩具掉在地上要立即捡起来;每个游戏主题的玩具在开始游戏前应摆放整齐,玩完后玩具应放回原位。 3、教师作为角色参与游戏,及时提出合理建议,帮助孩子提高场景设置能力。 4、游戏结束后,选出物品排列最好的游戏主题,并组织幼儿参观、评价。第五指导:1、添加“馄饨、馄饨、丸子”等熟食,引导孩子观察、认识。 2、组织幼儿讨论:卖熟食时应注意哪些方面的卫生。 3、师生共同总结熟食的卫生规定:不要用手、夹子或勺子夹熟食。熟食不能用生菜包装。 4、引导孩子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游戏。教师重点观察菜市场、玩具屋是否注重熟食卫生。 5.根据儿童处理熟食的行为组织评价。

    第六条指导:1、针对儿童游戏中从娃娃屋买来的熟食与生菜堆在一起的现象,食物掉在地上,不经清洗就捡起来,直接放入锅中或盘中,设计了情景表演《人偶》。 2. 组织幼儿讨论:(1)娃娃为什么会肚子痛?(2)你敢吃不卫生的食物吗? 3. 老师以角色参与游戏,引导每个游戏主题中的角色轮流回家吃饭,重点指导娃娃家人注意饮食卫生 4、组织孩子评价:今天“家里”给你的食物卫生吗?阶段:六月预定游戏主题:娃娃屋、菜市场、银行、公交车、幼儿园 1.游戏目的: 1.喜欢参加角色扮演游戏,并在游戏中使用常用礼貌用语进行交流 2.懂得如何沟通。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游戏主题,了解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简单职责 3.在巩固原有套路的基础上学会遵守新的游戏套路 4.可以在原有套路的基础上提出新的游戏套路。 2. 游戏准备: 1. 材料准备: 1)、玩具屋玩具、市场玩具、银行玩具、巴士玩具、宝箱 2)、幼儿园额外玩具:手鼓、钢琴、书本、笔、纸、杯子、糕点和“老师”、“阿姨”、“保健医生”的标志。 2、知识和经验的准备: 1)通过参观、交谈,帮助幼儿了解幼儿园相关人员的工作。 2)提前意识引导孩子观察幼儿园老师、阿姨、医生做什么?三、游戏指导: 第一指导:1、介绍娃娃家里的兄弟姐妹长大了,在家学不到技能怎么办,引导孩子想出一个新的游戏主题——幼儿园。

    篮球比赛互动小游戏_小朋友篮球比赛游戏规则_篮球游戏打比赛

    2、提供幼儿园玩具,激发幼儿游戏兴趣,并组织幼儿谈论:教师如何利用这些玩具来教幼儿?阿姨和保健医生为孩子做些什么? 3.鼓励孩子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游戏主题。老师协助解决角色纠纷,根据孩子的游戏需要添加玩具,满足孩子的意愿。 4、教师以“校长”身份参与幼儿园游戏,指导“老师”、“阿姨”、“医生”做好接待“孩子”的工作。 5、重点观察“幼儿园”里的“老师”、“阿姨”、“医生”如何组织“孩子”的游戏、学习和生活护理,并在游戏结束时进行评价。第二次引导:1、针对上一场比赛“幼儿园小朋友”自己上幼儿园、自己回家的情况,组织幼儿对话“早上谁送你去幼儿园”、“谁来接你”晚上回家吗?”帮助孩子明确他们的入学要求。入园前,孩子应在家,然后由家长送至幼儿园,出园时由家长接走。 2、规定“孩子”路上要注意安全,不要离开“父母”。 3. 教师作为“家长”参与玩具屋游戏。在接送“孩子”的过程中,他们有时乘坐公交车,有时乘坐摩托车或自行车,以推动游戏情节的发展。 4、老师重点观察每个主题与幼儿园的联系。 5、游戏结束后,请一对配合良好的“父母”和“孩子”重复他们在接送路上的行为。第三指导:1、针对儿童游戏中洗脸、洗菜时用手抓熟菜等不卫生现象,设计情景表演。

    2、组织孩子找出自己在表演中的行为有什么问题? 3、启发孩子在游戏中谈论各种主题的不卫生行为(如在菜市场用手抓熟食;银行工作人员拿钱后不洗手回家吃饭等),教育孩子注意卫生。 4、老师以“妈妈”的身份参与游戏,通过收钱买菜、乘坐公交车、送“孩子”上幼儿园等方式,全面观察每个游戏主题人物的卫生意识和行为。娃娃屋是否改变了洗菜、做饭等不卫生现象。 5、评价:组织幼儿说说你在游戏中看到谁注意卫生?第四个引导: 1、表扬孩子在游戏过程中的各种礼貌行为(如:银行、菜市场、公交车上的礼貌服务行为;娃娃家里的尊老爱幼行为;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)幼儿园教师和学生)。行为等),鼓励孩子努力成为礼貌冠军。 2、引导孩子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游戏主题,老师引导。引导孩子协调角色纠纷。 3、游戏中,老师作为“校长”,引导“老师”、“阿姨”、“医生”用语言和动作与“孩子”、“家长”进行交流。 4、老师注重各种话题的交流。为了保持礼貌行为,请选择最好的群体。比赛结束前,邀请其他小组参观学习,并授予本组为礼貌冠军组,并为本组每位成员颁发小红旗一面。第五引导: 1.出现桌上玩具(兔子、小猫、小狗等),激发孩子的兴趣爱好。 2. 告诉孩子这些“小动物”。 “阿贵想玩角色游戏,但是不知道怎么玩,今天我就是来跟你们学习的,希望孩子们教教他们怎么玩。”

    3、引导孩子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游戏主题、布置场景。 4.老师将“小动物”发送到每个游戏主题,并鼓励孩子向“小动物”介绍和演示他们的角色应该做什么。 5、教师巡视指导,重点从幼儿的介绍中了解角色认知程序。 6.游戏结束后,用“小动物”的语气和孩子们告别!也感谢那些“教”得好的孩子们!第六指导: 1、认识各种水果,提前在活动室附近布置一片果园。 2.展示“小动物”并寄一封信。介绍信的内容是:“为了感谢孩子们教给他们做游戏的技巧,我们特地送了一片果园给我们,欢迎孩子们来参观。” 3.问一个问题:“但是我们如果想玩游戏该怎么办?”引导孩子开动脑筋想办法。例如:可以边玩边参观;娃娃屋里的人怎么去那里? (骑摩托车或自行车);幼儿园的孩子走不了多远怎么办? (乘坐公共汽车);上班时如何到达那里? (转动)。 4、提出游戏规则:参观期间不拥挤、不摘花。 5、老师作为公交车司机参与游戏,帮助协调游客流量。 6、组织幼儿评价自己遵守游戏规则的情况。

    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本站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xpml120.com/html/tiyuwenda/9659.html

    加载中~

    相关推荐

    加载中~